寶雞網站建設公司
![](/templets/36now/images/introductionpic.png)
電商混戰3C市場 沒有贏家的競爭
蘇寧易購推出每月18日前后組織大規模促銷活動的“E18模式”,京東商城、天貓、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以及亞馬遜、當當網相繼推出打折、讓利、補貼等促銷策略。大規模、高密度的價格戰誘因何在?供應商、電商和消費者,誰將成為贏家?
沒有新意的混戰
“對于我們這樣的流通企業而言,一無新產品可推,二無新技術可宣傳,價格促銷、 會議活動成為市場推廣的主要抓手。”一位零售業市場人員曾告訴記者。
同樣,價格戰也成為電商打壓競爭對手、吸引眼球甚至爭取資本關注的重要手段。蘇寧易購等電商在4月份的價格戰剛剛落下帷幕,5月份的價格混戰又極速升級。
5月8日,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宣布,將在5月16日-18日啟動“E18五月季”促銷活動,計劃投入20億元特價貨源和4億元讓利額度,擬再次全面擊穿全網低價。
與此同時,當當網聯合國美電器推出“5月低價夜襲熬夜會”活動。該活動同樣宣稱,家用電器和手機數碼等“刷新全網低價,最高直降1800元”。巧合的是,當當網和國美電器的這一促銷時間正好在蘇寧易購之前,即5月15~17日。
京東商城也不甘示弱,推出“京東清涼節”活動,聲稱“全網底價,再送2億元禮券”。與前兩個案例不同的是,京東商城的促銷將持續一周,而不是向蘇寧易購那樣的“全網底價日,3折搶3天”。
同樣,價格戰的參戰方還有天貓、易迅網、亞馬遜等。天貓電器商城聲稱,以“狂暑季”為主題,重點推銷空調、電視及廚房和生活類家電。為此,天貓電器商城準備了2億元,用于補貼商家進行降價促銷。易迅網更是以國內第三大3C電子商務網站自居,宣布聯合騰訊,投入5億元讓利額度和營銷資源,參與此輪3C數碼以及電器商品的價格戰。
3C市場是蘇寧電器的根據地,也是蘇寧易購力保的陣地。李斌說,參加E18活動的商品涵蓋空調、黑電、冰洗、廚衛、數碼、電腦、通信、辦公用品、日用品、百貨、圖書等11大品類。但是,蘇寧易購祭起價格戰大旗的一個直接目標就是要沖刺3C家電網購第一,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廚衛電器等品類則是重點。
當當網和國美電器的合作,重心就在電器。而天貓、京東對3C產品的促銷,無疑是在爭奪國美和蘇寧的既有市場。
當然,蘇寧易購試圖區隔出其差異化優勢。在價格競爭的同時,蘇寧易購推出了“萬名空調免費保養”活動。眾所周知,蘇寧電器起家于空調銷售。李斌自豪地說:“蘇寧現在有5萬名技師,遍布全國的4000多家售后服務網點,可輻射到全國90%的區域。”相比其他3C電子商務企業,這可以稱得上蘇寧易購的特色“武器”。只不過這個“免費午餐”只有1萬個名額,而且需要網友搶訂。
天貓電器商城同樣打出了服務牌。5月15日,天貓電器城宣布,將在5月24日~27日的五大品牌聯合促銷中試行22城市次日達,遲到免單服務,消費者當天16點前拍下付款的商品,第二天24點前未送到,即免單。
這次被個別電商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價格戰”,無非是傳統3C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的“賠本賺吆喝”式的老戲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重演,既無新意,也無差異化。
沒有真相的圍堵
在混亂的價格戰中,夾雜著別樣的聲音。前有當當網李國慶與京東商城劉強東“隔空喊話”,李甚至宣稱京東商城最多支撐半年。后有坊間傳言,蘇寧易購聯合天貓圍堵京東商城。
京東商城為何成為圍堵的對象?
“十多年前我們就開始探討電子商務和零售業數字化轉型了。”今年“兩會”期間,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向記者強調,“為此,我在中關村調研了三天,最終選擇了‘虛實結合’的發展模式。”張近東的本意是想說明蘇寧易購不是一時沖動的產物,也不是競爭所迫的結果。但是,讓記者聽起來,這話更是對蘇寧電器數字化轉型滯后的一種辯解。
的確,5年前的京東商城和劉強東還沒有進入國美和蘇寧的視野。但是,兩大3C零售巨頭對產品定價權的掌控,已經讓供應商又恨又愛。發展電子商務,制衡國美、蘇寧,是不少家電企業管理者的愿望。在2007年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京東商城總裁劉強東曾做了題為“3C電子商務將引領B2C藍海”的主題報告。當面對如何抗衡國美、蘇寧的競爭,如何爭取3C企業優先、優惠供貨的問題時,劉強東的無奈表情和不斷搖頭的動作,表達出其畏難情緒。
畏難歸畏難,京東商城畢竟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獲得了發展機遇。如今情形已大變,國美、蘇寧已經將京東商城視為競爭對手。在品類上,京東商城涉足了國美和蘇寧的“領地”;在業態上,無論京東商城2011年電子商務營收是309億元還是210億元,均超過了蘇寧易購59億元的規模,更是在國美網上商城和庫巴網之上。再說,蘇寧易購59億元的銷售收入,與蘇寧電器位列2011年中國零售百強榜首的1947億元銷售規模,是極不相稱的。
趕京東,追淘寶,成為蘇寧易購必然的選擇。但是,“蘇寧易購聯合天貓圍堵京東”的傳言不脛而走。似乎,蘇寧易購的“一箭雙雕”變成了“雙箭一雕”。難道蘇寧易購要“遠交近攻”?
劉強東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圍堵”的事實 。日前,劉強東在微博上透露:“4月初就有很多朋友提醒我們,有人組織了4波針對京東的攻擊文章!目前第一波基本結束,第二波本周就要開始了!”劉強東也坦陳,這是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必經的一道坎。當他們無法用競爭手段消滅你的時候,口水戰(或公關戰)就是最后一招。
果真如此?我們只能說,圍堵京東是有事實無真相,個中原委,恐怕只有參與者自己知道。
沒有贏家的競爭
“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是殘酷的,價格戰就是血拼。當3C市場只剩1-2家后,肯定就賺錢了。”在剛剛結束的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長城會中國董事長雷軍如是評價了當前的電商價格戰。在雷軍看來,互聯網是一家通吃,京東和它的同行們都在爭取這個位置。
但是,這個結局未來才能知曉,而且是以犧牲大多數電商為代價的。也就是說,如果真是如此,絕大多數參與競爭的電商都將是“犧牲品”,至少在3C這一細分市場是這樣。蘇寧電器一季度財報顯示,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10%的情況下,其凈利潤卻同比減少了15.3%。這與電子商務投資和價格戰不無關系。
消費者可能是價格戰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是,消費者也不可能成為贏家。暫不說當一家電商壟斷市場后對消費者議價能力的消弱,就是價格戰的過程中,消費者也未必是真正的贏家。記者就親身體驗了被個別電商強行撤單的經歷。
高舉價格戰大旗的蘇寧易購,同樣發出了“消費警示”。李斌告訴記者,家電產品不同于百貨、圖書等網購商品,具有單價高、倉儲配送要求高、售后服務要求高這“三高“的特點,大規模促銷是對各大電商真實能力的一次檢驗。為此,蘇寧易購提醒消費者謹防網購3C家電時常見的“四大陷阱”,包括低價陷阱、假貨陷阱、服務陷阱和促銷陷阱。如此復雜的“陷阱”,恐怕只有電商自己能夠“慧眼識珠”,消費者真能放心消費嗎?
3C 供應商的沉默,可能表達了對此輪價格戰的冷漠。國美、蘇寧等傳統零售巨頭的“店大欺客”,已經讓供應商吃盡了苦頭。如今日本家電企業普遍虧損,國內家電企業利潤微薄,就是日子相對好過的三星、LG等韓國企業,也面臨應對蘋果競爭的壓力。如此大規模的價格競爭,不可避免地影響到3C供應商的盈利能力,無疑將加重部分企業的經營困難。
此外,依靠價格混戰獲得的短暫流量攀升,恐怕也不會被投資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