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網站建設公司
![](/templets/36now/images/introductionpic.png)
京東副總裁:低價已不再是核心
“遭遇圍剿不是壞事”
北京晨報:京東為何會遭到圍剿?
吳聲:這不是壞事,說明不是京東威脅到了他人,就是京東做的足夠好,成了所有人的目標。比如圖書,盡管去年才起步,大家視京東為攪局者,但是現在已經超越了亞馬遜,僅次于當當。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思自己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這既包括是否持續給客戶創造了價值,也包括盈利能力是否能夠真的去形成。
北京晨報:京東虧損成了詬病,京東是不是沒錢了?物流建設資金夠用嗎?為什么不透露財務數據?
吳聲:買地沒花多少錢,建設很耗錢,我是有選擇的,不是一口氣將錢都花完。另外,還有合作伙伴、銀行、政府合作模式等,有時沒辦法透露具體的花費情況。但很多人就說京東不成了,我很負責地講,不管虧損與否,京東的流量、用戶、商品毛利率、現金流等等都是正向的、健康的,毛利率雖然增長緩慢,但確實在提升。盈利控制在我們自己的節奏里。京東8年前只有36人,而今年京東第一季度就招了5000人,今年計劃招人2萬。這是剛性需求,京東缺不缺錢,答案擺在面上。
“從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轉型”
北京晨報:蘇寧、國美開始搶占電子商務市場,京東的計劃和盈利是否受到影響?
吳聲:京東沒有必要急迫地去盈利,如果真是為了盈利數字,砍掉廣告、不招人、倉儲停工都可以實現,很容易,但這不是長期生意。今年市場環境在變化,有些競爭,還是要犧牲一些毛利率的。但這并不是被動的,可能此前從公關的角度給人被動的感覺了。
北京晨報:面對競爭對手的價格戰,京東還會維持此前為自己殺出一片藍海的最低價策略嗎?
吳聲:京東正在完成從野蠻生長向精耕細作的轉型,低價依舊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比如我在3C依然保持低價,與一些相對較高毛利的產品形成結構性的平衡。打價格戰也好,應對價格戰也好,消費者能夠一站式的體驗,是源于對正品的信賴。比如做價格促銷,京東日處理訂單50萬件,就能形成比較好的規模效應。再比如,快遞現在在總的成本構成中已經呈下降趨勢,整體人均的配送訂單在增長。
“尊重低價,但已不是我們的核心”
北京晨報:京東定位變了?
吳聲:如今的京東代言人是孟非,廣告語是換個方式買家電。是的,如今的業態形式發生了變化。尤其年輕人對于網上購物的訴求發生了變化,他們已經形成了網上消費形態。但“一見鐘情”最重要的還是“見”,我們目前依舊要尊重價格敏感型,尊重低價,但是不是我們的核心。
我們希望適應業態的變化。比如大家電,就不要按照白電、黑電來分,而是按照單身白領、空巢老人、家庭等區分,這才是做生意。而從利潤角度來說,有些大家都賣得很便宜,假設毛利率為3%至5%,但是我包銷定制部分的毛利率卻可達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