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網站建設公司
![](/templets/36now/images/introductionpic.png)
視頻網站結束燒錢搶劇階段:一線劇集價格下降過五成
前不久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太平公主秘史》(45集)去年以5000萬元的總價賣出了網絡播放版權,這一價格成為電視劇網絡最高價,也側面反映了視頻網站對電視劇版權的瘋搶現象。然后這種現象在今年逐漸改變,在今年的春節電視節目推介會上,零網絡版權成交率,讓大家注意到視頻網站的回歸理性。據搜狐視頻影視版權中心總監馬可透露,今年一線劇集的網絡版權價至少下跌了一半,有的劇集甚至根本沒有市場。視頻網站成本壓力過大,導致網絡播放版權價格越來越理性。同時,一些新的舉措也在形成。諸如,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等三家公司建立“內容合作組織”,聯合購買版權、分享資源等。視頻網站負責人都表示,希望電視劇的網絡版權價格在市場杠桿的調控下回歸理性。
現象一線劇集價格下降過五成
2009年在熒屏上熱播的《潛伏》,在2008年僅以每集1萬元的價格出售了網絡播放版權。隨著視頻網站競爭加大,從去年中開始,電視劇網絡版權價格一路飆升:上半年價格還停留在單集30萬至40萬元的一線劇集,下半年已升至80萬至100萬元。有傳言稱騰訊視頻以單集185萬元的價格購入的《宮鎖珠簾》創歷史紀錄,但據記者了解,45集總價5000萬元的《太平公主秘史》才是真正的“標王”。
“去年買(電視劇)就是搶,有一種競標舉牌的感覺,大家只管問‘能不能買到’,搶了一年,開始反思值不值”,愛奇藝業務發展部高級總監張語芯說,從去年11月開始,愛奇藝就不再考慮購買虛報的高價劇。
到了今年3月,北京春季電視節目推介會上,沒有一家視頻網站出手購買電視劇版權,“成交量低、價格低、持幣待購現象明顯”。搜狐視頻影視版權中心總監馬可透露,今年一線劇集的網絡版權價至少下跌一半,“去年湖南臺的劇(確定在湖南衛視的劇),單集價格在百萬左右;但就這個月,價格已跌至單集三四十萬。二三線劇集,有的以很低的價格被版權方收購,有的根本沒有市場”。騰訊副總裁劉春寧感言:“視頻行業做了快八九年了,現在還在虧本。沒有一個行業會永遠燒錢燒下去。”
絕大部分的視頻網站意識到之前以高價爭奪電視劇播放版權的行為不夠理智,都試圖采取新的模式來促使市場調整版權價格,這其中就包括多家視頻網站的合作。騰訊副總裁劉春寧表示,“雖然今年以來版權價格一路在降,但距離理性的市場交易行為還有一定的距離。視頻網站聯合互享版權內容,加強內容流通,促使版權價格回歸理性,優化市場結構,將促使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原因成本壓力大,市場杠桿調節
視頻網站播放電視劇回收靠三種模式:廣告、版權分銷與收費點播。如果網站購買的是獨播版權,就只能做廣告或收費點播,只有購買了獨家版權才能做版權分銷(將播放權賣給其他網站)。
經過幾年發展,視頻網站行業格局已初步形成,在盈利模式方面已經形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以優酷、搜狐視頻等門戶視頻為代表的“免費收看+廣告”陣營,他們的回收模式以廣告收入為主;另一個是以樂視為代表的高清付費陣營,付費點播、版權分銷和廣告,構成其主要收入來源。
驟升的網絡播放版權價格,讓視頻網站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廣告收入、付費點播等模式無法保持成本和收入的平衡。業界傳稱愛奇藝5000萬元購入的《太平公主秘史》,其廣告收入只有十分之一,對此愛奇藝CEO龔宇坦承“越貴的劇虧損越大”。
搜狐視頻影視版權中心總監馬可認為,視頻版權價格下降是市場行為,任何過熱都會出現自我調節。“為爭奪市場份額,2010、2011年視頻網站大規模融資,爭搶影視版權,以爭奪流量與地位,從而抬高網絡版權價格,形成惡性競爭。但現實是,廣告價格是兩倍上漲,版權則是十幾倍甚至百倍上漲”。馬可透露,網絡版權價單集過百萬的電視劇,目前為止不超過10部,“百萬是個坎兒,這個價格相當一段時間都不可能再現”。
■ 影響
1.找準自身定位再出手
據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469部14942集,卻只有3000多集電視劇能與觀眾見面。視頻網站在給影視劇提供了新的播出渠道的同時,也鞏固了自己挑剔的買方地位。網絡版權價格下調后,視頻網站在購買劇集時更理性、謹慎,不再一窩蜂地爭搶。
馬可稱:“去年凡是電視臺想要的劇,網站都想拿。今年是重點劇目以便宜價格買,可買可不買的就不買。電視劇主流還是為電視臺服務的,純粹電視化的劇集,并不適合在網上播。視頻網站需要根據自身定位和用戶需求,買符合在自己平臺播出的、互聯網化的劇目。”
2.提升自制節目品質
另一方面,視頻網站增強與內容制作方的合作,這種合作也意味著無播出平臺的版權代理商利潤空間被極大壓縮。今年3月愛奇藝與多家影視內容制作機構采取了“分甘同味”的內容戰略,即愛奇藝以低價甚至免費購入視頻版權,雙方可通過廣告分成的模式獲得各自收益,張語芯稱“這會大大降低版權采買的成本壓力”。除了收縮購買版權的投入,各家視頻網站還加大了自制節目的投入,自制內容品質提升以及內容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版權的重壓。
3.網站合作聯合購版權
4月24日,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在京宣布聯盟組建“視頻內容合作組織”,形成了當前中國互聯網視頻行業最強大的整合宣傳和營x銷平臺,涵蓋了視頻、門戶、搜索、社交網絡等國內主流互聯網應用。對于集體中意的劇目,三家聯合購買版權各攤1/3,再利用各自資源集中推廣、聯合播出。目前,三方已達成9部劇可以這樣合作協議。此外,版權互換也將成為三方新的合作模式,即各家拿出各自的獨家版權劇,三方共同商討哪些項目可以互換。騰訊副總裁劉春寧解釋稱“這就好比電視臺買劇,有聯合買的,有買獨播的,也有自制的”。
事實上,視頻行業抱團購買版權并非第一次。早在2009年底,酷6網與搜狐視頻聯手建立國內首個“國際影視版權聯合采購基金”;2010年2月,優酷網與土豆網也宣布結盟并推出“網絡視頻聯播模式”,但視頻版權價格并沒有因此有所穩定。視頻網站的合作,是否能讓版權價格回歸到一個合理區間,實現“求同存異、良性競爭”的行業目標,仍待觀察。
■ 另一種聲音
樂視:熱播劇價格仍將上漲
樂視網高級副總裁高飛認為,目前影視劇的版權價格出現了波動,但一線熱播影視劇的價格依舊堅挺,“因為隨著網絡視頻影響力的增強,影視劇在視頻網站播放所覆蓋人群、帶來的廣告收益都將大幅增長”。由于看好其前景,高飛透露樂視網已鎖定2012年超過60%以及2013年40%至50%的熱門電視劇獨家網絡版權。
制作方:明星片酬不會大幅下調
《心術》的制作方負責人萬文君表示:“視頻版權大幅下降,對制作方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太大。”也有說法稱,視頻版權下降會促進明星片酬合理回歸,對此萬文君稱“明星漲上去的片酬不會出現大的下調,但是因為市場回收價格下降,傳遞到前端制作成本下降,可能的情況是出現一大批性價比更合理的新人”。